李约瑟与路易·艾黎相识与双石铺

时间:2019-05-03 10:07:10    来源:作者:李约瑟 况鹰搜集整理

  ……


  此后,越过酒奠坂隘口,于(1943年8月——编者注)18日上午10点到达双石铺。……在双石铺我们见到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(“工合”)的路易·艾黎,在他一半是黄土窑洞的家里,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嫩玉米棒子、饼、蜂蜜和咖啡。我们把弹簧(卡车上一个需要维修的配件——编者注)送到“工合”的机器合作社修理,在待修的时候,我们参观了附近的一些合作社。


  我们在“工合”的招待所里住了两个晚上,并决定让路易与我们一道去兰州,还带上双石铺培黎技校的三个男孩到兰州的技校去。后来的事实表明,路易与我们同行,真是我们的福气。我们在“工合”的培黎技校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,男孩们放声高歌,又唱民歌又唱《游击队之歌》,等等。这些技校从中国众多的童工里挑出若干有前途的男孩,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技术培训。学校主要由乔治·何克(George Hogg)管理,这是位天生的教育家,通晓汉语口语。


  ……


  也许这时候该谈谈路易·艾黎了。这位坚强的新西兰人,金发、脸色红润,体格健壮,因在南方染上严重疟疾而稍显疲倦。在他与斯坦利·威尔逊(Stanley  Wilson)相似的个性里,揉进了康拉德·诺埃尔(Conrad  Noel)和J·B·S霍尔丹(Haldane)的思想观点。他通晓汉语方言,深谙风土人情,因而具有与土得掉渣的村民打交通的非凡能力。虽然他惯于在极不舒坦的环境里旅行,但他却是位学者(在上海他有一间极好的图书室),他曾参加澳新军团作过战,后又在新西兰的偏僻之地度过了长达6年的牧羊生涯。显然,得有本事在旷野里照顾好自己。然后,他又取澳大利亚来到上海,担任上海工部局工业科科长,并在此结识了本·普拉特(Ben Platt)总管和埃莉诺·欣德(Eleanor Hinder),最后他成为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的创始人、中坚分子和“脊梁骨”。目前,他主要的志趣在“工合”的培黎学校(技艺学校)上,我从未遇到过比他更好的朋友、比他更可靠的同事。

  

  李约瑟 1943年9月5日西北考察日记